如何帮助一个“不想改变”的人?| 动机式访谈的概念与运用

发布时间:2021-08-11 11:53:10 作者:冰河洗剑 阅读量:1655

在咨询室中,总是不乏一些似乎不愿改变的来访者。或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而是在身边亲友的要求下走入咨询。又或许他们的困扰由来已久,做出改变就好像是要经历一场外科手术,虽然能治愈病症,但也必须经历疼痛。

面对这些“不想改变”的人,咨询师该怎么办?

来访者对于改变的准备

对于来访者想不想改变、对改变的准备是否成熟,咨询师可以通过 Prochaska 和 Norcross(2010)提出的来访者准备的5个阶段来评估,这5个阶段分别是:前沉思阶段、沉思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

在Uni往期文章《只有20%的来访者准备好了改变 | 来访者准备的5个阶段中》,对来访者对于改变的准备有过详细的介绍:

  1. 前沉思阶段:个体还没有改变行为的意图,尽管他们可能会思考改变或想要改变,但他们不愿意做任何事来促进改变。
  2. 沉思阶段:个体会承认自己的问题,想要改变,愿意采取行动而不只是停留在思考
  3. 准备阶段:行为和意图达成一致。个体准备做出改变,开始设定目标和行动计划,为进入下一阶段做准备。
  4. 行动阶段:个体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改变他们的行为,并开始解决他们的问题,关键是他们的努力开始被其他人认可。
  5. 维持阶段:维持和持续行为的改变超过6个月是维持阶段的标志。

改变的过程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准备水平低的来访者,在咨询进程中容易产生阻抗,影响咨询的进展和成效。

面对还没准备好的来访者,什么是动机式访谈?

在应对准备水平很低的来访者时,咨询师能做的是提升治疗的意识、给予大量的安抚、并评估环境的影响 (Seligman & Reichenberg, 2016)。

其中,米勒在1983年研究物质滥用的治疗方法时创立了名为动机式访谈的疗法,指的是一种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合作性的,引导来访者发现和加强改变动机的,以人为中心的咨询方式

当咨询中出现阻抗时,咨询师无须直接面对,而可以使用动机式访谈的相关技巧(如多问开放性问题、探讨目标和价值等)创造罗杰斯式让改变发生的条件(共情、一致性和无条件积极关注)。

在动机式访谈的运用中,强调三大要素四大原则——三要素为动机式访谈确定了基调和风格,而四原则进一步为动机式访谈的实践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之上,我们也将介绍一些实践中可以使用的咨询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将动机式访谈的理论思想落实到实践中。

动机访谈之三大要素

动机式访谈的三大要素包括改变 (Change)合作性 (Collaborative)、和引发性 (Evocative)

  • 改变(Change)

首先,动机性访谈是关于改变的谈话,目的是改变来访者现状中对其产生困扰的行为或想法。研究发现,来访者对于改变的言论与改变的效果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

在访谈中,咨询师要引导来访者说明、评估或解释改变的欲望(我想要改变)、能力(我可以改变)、原因(改变对我很重要)及需求(我应该改变)。

在此之后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改变的执行力:承诺(我会做出改变)、激活(我已经准备好进行改变)、和行动(我在通过具体的行动做出改变)。

  • 合作性 (Collaborative)

其次,动机式访谈中的咨访关系强调合作性,以人为中心,尊重来访者的自主性。这意味着访谈应该根植于来访者的感受和想法,而非权威性的“给予与接受”的关系,彼此合作的属性有助于构建和谐互信的咨访关系。但这不意味着咨询师需要认同来访者对于问题本质或改变的所有看法,双方可能会对同意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重要的是彼此理解,而非谁对谁错。

  • 引发性(Evocative)

最后,动机式访谈的目的是引发和加强来访者进行改变的动机,从而为改变投入更多实质的行为。相比于观点的输出,引发出来访者对改变的动机与决策会产生更持久的进步。改变的力量源于来访者自身,这既是对来访者自主性的尊重,也同时在引导来访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动机访谈之四大原则

动机式访谈的四大原则包括表达共情(express empathy)、促进自我效能感 (support self-efficacy)、应对抵抗 (roll with resistance)、和呈现矛盾 (develop discrepancy):

  • 表达共情

共情需要咨询师从来访者的立场、想法、情感出发,理解来访者的世界。反过来,共情也可以让来访者产生信任感,更深层地分享自身经历。

  • 促进自我效能感

动机式访谈相信来访者本身具有进行改变的能力,因此需要咨询师令来访者有更强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我是可以做出改变的。来访者经常会因为以往不成功的改变经历而对自己产生怀疑、丧失信心。咨询师需要对于来访者的进步、能力的增强进行积极的肯定。

  • 应对抵抗

当来访者感到自由和自主性被侵犯时,可能会对咨询师和治疗产生抵抗情绪。在动机式访谈中,为了避免抵抗情绪,咨询师不会站在与来访者对抗的立场;而当抵抗情绪出现时,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不是在“摔跤”,而是在“共舞”。咨询师进行咨询的核心仍是让来访者自己发现问题、解释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 呈现矛盾

动机源于矛盾——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动机式访谈中,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认识到其生活现状是如何阻碍他们实现理想状态和个体目标的。矛盾的呈现和分析有利于增强进行改变的动机。

动机访谈之六个谈话技巧

在四大原则的指导之下,动机式访谈的实践中还有以下几个小技巧可以运用 (节选自美国马塞诸塞州立大学发布的《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Definition Principles and Approach》):

  1. 问引发性问题:多问开放性问题,这种问题需要来访者详细的解释和深层的思考,可以帮助来访者发现改变的原因和可能性。
  2. 探讨关于改变的不同可能性:问问来访者,改变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和坏处?保持不变又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
  3. 适当追问细节和例子:当有关改变的谈话发生时,尽量和来访者多聊一些细节。“能不能再多和我讲一讲刚才说的事情?” “上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时什么时候?”
  4. 向后看:问问来访者,在(需要改变的)这个行为出现之前,他的情况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比现在好?
  5. 向前看:问问来访者,如果保持现状,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试一试问这个问题:“如果你在改变这个问题行为上得到了100%的成功,困扰你的问题全都解决了,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不同?5年后,你的人生又会是什么样?”
  6. 探索目标和价值:和来访者讨论对他来说中最重要的一些价值观是什么,他们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什么样的?然后再问问,当下的这个行为是否和他们的价值观相符?继续这个行为能对追求他们理想的人生有帮助吗?

人本主义理论相信,每一位来访者都是有力量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们自己人生的掌控者。电影《时时刻刻》中,深受精神疾病困扰的伍尔芙对想要让她远离城市喧嚣的丈夫说:

你永远无法通过逃避人生来找到平静。”

改变的最终决定权始终在来访者手中,而咨询师能做的便是帮他们找回自己的力量,叫醒他们内心的勇敢者。(来源:知乎)

Catfish(鲶鱼) Blog V 4.0.0